原文链接: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023/136722.htm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在我院开设的《创新设计训练》实践课上,教师李建勇引用《朱子语类》中的经典语句分享了创新创业路上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把听讲的学生们代入创新+文学的海洋。
《创新设计训练》是我院最早建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建设团队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和优势,努力加强专业课课程思政主阵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线上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主动投身装备制造业,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意识转换是课程思政的必要前提
《创新设计训练》课程思政改革伊始,团队成员总是单纯地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单位的事情,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相互分离。此外,在教育者的问题上,也错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看成辅导员、班主任、党团组织或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事,将思政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区别,导致了教书与育人的分离,课内与课外的分裂。基于此现状,团队设计以课程建设为平台,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实现不同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以课堂内外的互通和多学科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联动,实现“三全育人”。
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保障
团队一直明确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其效果大部分取决于团队成员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必须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此外,专业课的教师也不能只传授知识与能力,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去。在个人修为方面,除了在教学中实现课程建设与思想育人的有效结合,还要通过不断提高的教学艺术,增强思想育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资源挖掘是课程思政的有益补充
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团队老师不断发掘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育人资源,在《创新设计训练》课程教学中发掘出创新意识、工匠精神、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此外,该课程的思政设计容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嵌入专业课程之中,具有强大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研究这门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的育人要求,设计好“课程”和“思政”的融合点,全面提高“三全育人”质量。
考核评价是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
专业课程也应该对学生思想教育水平进行考核,无考核的教学效果如无果之树,因而《创新设计训练》课程对学生思政教育进行具体量化考核。《创新设计训练》的成绩是这样分布的:课程总成绩=结课项目答辩×50%+课程思政点测试×20%+日常作业×20%+出勤率×10%。团队在结课项目答辩和作业的考核中有意识的增加了对法治素养和学术道德的评估考核,通过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文献整理、论文写作等方式,着重考核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是否知法懂法,是否树立正确的工程技术观和价值观,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经过三年的建设,《创新设计训练》课程2018年荣获必赢唯一官方网站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二等奖,2019年荣获必赢唯一官方网站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2019年春季学期《创新设计训练》的7组学生课程项目(该课总共7个课程项目)全部获得2019年必赢唯一官方网站科技创新基金立项。2018年秋季、2019年春季学期《创新设计训练》的学生课程项目,获得第七届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必赢唯一官方网站第十四届(2019年)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奖1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课程建设团队近两年,获得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课程建设团队建构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与教学体系,确立了“追求实效”和“有效融合”的新型价值理念。这为今后促进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